|
根據《安徽省普通中小學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線上教育教學工作方案》和合肥市教育局《關于全市普通中小學新冠肺炎防控延遲開學期間實施線上教學工作的通知》精神,按照“停課不停學、停課不停教”相關要求,巢湖市教體局就做好全市中小學新冠肺炎防控延遲開學期間實施線上教學工作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1.jpg (121.08 KB, 下載次數: 106)
下載附件
保存到相冊
2020-2-28 17:39 上傳
一、時間范圍
1
實施時間。3月2日至春季學期開學。正式到校學習時間將根據疫情防控情況,經科學評估后公布。期間,各類培訓機構和學前教育機構等不得開展線下培訓和保教工作。
2
實施范圍。全市普通中小學。
二、課程要求
1.課時安排。根據國家課程方案和學科課程標準,制定線上教學安排,每周按5天安排教學,小學一、二年級每天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60分鐘,每次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20分鐘;小學三年級至六年級每天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80分鐘,每次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20分鐘;初中七、八年級每天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150分鐘,每次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30分鐘;高一、二年級每天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180分鐘,每次線上學習時間不超過30分鐘。市特殊教育學校要根據特殊兒童實際情況開展適合學生身心發(fā)展的線上教學。要增加課間休息次數、延長課間休息時間,注意用眼健康。
2.學科安排。各級各類學校要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落實“五育”并舉,科學實施線上教育教學。組織學生參加電視教學的學校按照省教育廳公布的各學段各年級各學科教學進度表執(zhí)行(見附件);前期已經實行網絡、資源平臺、社交平臺等線上教學的學校結合預習指導課的實際情況,按照課程標準統(tǒng)籌安排教學進度。普通中小學要嚴格執(zhí)行教學進度,嚴禁超標準、超進度、超難度、超負荷教學。
3.幼兒園要指導家長開展親子活動,不得對幼兒實施線上保教。
三、教育教學形式
1
堅持多措并舉,多種平臺優(yōu)勢互補。
將通過電視頻道、網絡電視平臺等多種方式開展“線上教學”,周一到周五每天定時播放課程教學,并安排網絡電視點播(具體播放頻道、方式和時間另行通知)。各??刹扇‰娨暯虒W、網絡教學與資源平臺、社交平臺互動互補的形式,處理好原有的線上教學方式與新提供的線上教學方式之間的關系,確保線上教學穩(wěn)定有序地進行,確保線上教學的質量不斷提高。對確因特殊原因無法通過電視或網絡參與在線學習的學生,學校按照“不落一生”的原則,采取學生自學、電話答疑或開學后單獨組織教學等多種方式,確保教育教學全覆蓋,維護教育公平。要特別關注防疫阻擊戰(zhàn)一線人員子女、農村留守兒童、隨遷子女、困難家庭子女及學習有困難的學生學習幫扶落實工作,通過多種方式提供幫助。
2
堅持“雙師課堂”,線上線下相互補充。
電視教學和網絡教學采取“雙師課堂”的形式,即采用教師錄播或直播授課與本校本班任課教師網上管理、課后輔導雙“配置”。在播放或直播教學時,班級任課教師要履職盡責,課中做好聽課、在線管理,課后利用多種社交平臺等線上方式做好答疑、作業(yè)批改和反饋以及個別輔導等工作。
3
因校施策,合理編排課表。
按照“一校一案”原則,依據電視頻道、網絡電視平臺等“線上教學”時間,合理編排本校的各年級、班級的課表,課表編排要合理、突出重點。
四、教學教研要求
1
創(chuàng)設良好教學環(huán)境。學校、教師要保障教學空間相對獨立、安靜、安全,具備必要的軟硬件設備。要加強對教師、學生及家長的平臺使用指導,注重線上教學的效果跟進和分類指導,切實提高網絡環(huán)境下的教育教學實效。要發(fā)揮班主任的主體作用,提前將教學計劃、課程表傳送給每一位學生及家長,組織并指導學生開展線上學習。
2
遵循教育教學規(guī)律。堅持以生為本、因材施教原則,尊重不同學段、年級、學科教學特點,尊重學生居家學習的實際,遵循線上課堂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遵循不同學段不同年級學生不同類型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學習規(guī)律。嚴格遵守小學低年級、小學高年級、初中學段以及高中學段的課時時長、課間時長規(guī)定,確保學生勞逸結合,保障學生身心健康、安全。要按照學科課程標準要求組織教學活動,合理安排教學進度,適當降低教學難度,科學布置學生作業(yè),及時反饋教學情況,適時調整教學計劃。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自我管理時間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3
確保課堂教學質量。學科教師要著眼長遠,克服原來的慣性思維、路徑依賴,鉆研線上教學策略與方法,實施精準施教、科學施教,根據線上教學實際,充分備課,不照搬線下教學方案,不硬套現成課程資源;重視指導學生自學自育,給學生材料、方法、工具、時間;重視學生居家學習活動的組織,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堅決杜絕“線上滿堂灌”現象;重視學生學習成果交流分享,適當安排學生作業(yè)量,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交流分享學習成果;重視矯正反饋教學活動,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的效率,鞏固居家學習的成果。
4
提升網絡教研水平。加強教師片區(qū)研修、骨干研修、學科研修、項目研修和網絡研修等研修共同體建設。有效利用社交平臺軟件,適時了解學生學習情況,科學使用信息化軟件,保障師生順暢交流,實現網絡教育資源多樣化。學校認真組織校本研修,開展以學段、年級、學科教師為基本單位的集體備課、問題研究、資源共享,養(yǎng)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習慣,將線上教學中的困難化解成為教師專業(yè)成長動力,扎實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5
優(yōu)化課后輔導解疑。要組織在“雙師課堂”聽課和在線管理的任課教師,通過電話、校園平臺、教師個人空間、班級空間、微信群和QQ在線等社交平臺提供輔導和答疑,及時解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班主任建立班級學習共同體搭建學習交流平臺,促使居家學習的同學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進行探究性學習,積極開展學習交流,相互學習、共同提高。要統(tǒng)籌學生作業(yè)量,不得安排過多、過難和學生無法獨立完成的作業(yè)。小學一、二年級不得安排書面作業(yè),其他年級作業(yè)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個小時;初中不超過1個小時,高中不超過2個小時,不得強行要求學生家長每天上網“打卡”、上傳學習視頻、打印和批改作業(yè),不得向家長布置作業(yè)。
6
統(tǒng)籌好與線下教學相銜接。教師與學生對線上教學均有適應過程,實際教學效果與線下現場教學將有較大差距,學校要做好開學恢復線下課堂教學之前的學情分析,對學生居家學習情況進行摸底,對學習質量進行診斷評估,有針對性地調整學校、學科教學計劃,優(yōu)化新學期教學策略,確保學生基本達到國家規(guī)定的學業(yè)質量標準。
五、強化工作保障
省教育廳統(tǒng)籌組織制作并推送在線教學資源,從國家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中國教育電視臺、“學習強國”平臺、安徽基礎教育資源平臺等推送優(yōu)質教育教學資源,供各校自主選擇。各學校要整合國家、省市和學校優(yōu)質教學資源,以及出版機構的電子教材和數字教學資源,針對線上學習特點和學科特點,提供適合學生線上學習的課程資源,加強學生網上學習資源選擇、使用的指導。
1.推進家校共育。學校、教師通過微信、QQ社交平臺等進一步密切與家長的信息互通,明確學校所采取的線上教學方式,指導學生、家長提前熟悉掌握線上學習方法,點對點解決技術操作問題,幫學生順利進入課程。充分發(fā)揮家庭教育指導委員會的作用,引導家長樹立科學育人觀、全面教育觀,指導與幫助家長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構建和諧親子關系。家長要履行教育職責,與孩子共同制定學習、生活計劃并監(jiān)督計劃實施,防止過度選擇學習資源導致過重的學習負擔,及時肯定孩子學習、生活上成績,指出不足,提出改進舉措并實施。要督促孩子科學規(guī)范使用電子產品,嚴控電子游戲和上網時間,保護視力健康。要引導孩子科學文明用網,確保網絡學習空間清朗、純凈,傳播正能量。
2.加強學習指導。各校要認真組織好線上教育教學活動,指導學生及家長“錯峰”登錄相關教育網絡平臺。如遇家庭網絡問題,引導學生家長、教師與網絡運營商聯系,做好網絡安裝、提速等網絡保障工作。各學校推廣使用的線上教育資源面向學生全部免費,嚴禁各類搭車收費行為,學習空間不得發(fā)送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內容,禁止進行商業(yè)宣傳和誤導學生參加校外培訓等活動。要密切關注線上教學實效,及時聽取學生、家長意見建議,回應社會關切。加強線上教學指導,及時幫助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
|
|